Skip to content

引入演示利率上限 提升投保人保障


2025年3月30日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二月底就分紅保單利益說明文件的演示利率上限發布應用說明(Practice Note),列明港元保單的演示利率上限為6%,非港元保單則為6.5%。措施將於今年7月1日實施。

在措施公布後,我們留意到部分社交平台的文章內容似乎對該措施有所誤解,例如形容措施「將分紅保單的回報率封頂」,並以投保人應趕搭「尾班車」投保作招徠等。我們希望趁此機會作出澄清。

近年業界在分紅保單演示利率的競爭愈演愈烈,有個別保險公司以很高的預期回報作招徠,未有充分考慮分紅保單當中非保證回報部分的波動性和風險,從而作出過於樂觀的回報預測,導致有可能出現保險公司未能按規定確保投保人有合理機會獲得預期非保證回報的情況。而上述銷售手法亦有可能違反「公平待客」原則,因為一旦非保證回報遠低於演示,將會令客戶出現嚴重的預期落差,尤其是那些非保證成分較高的產品,波動性會更大,風險亦更高。因此,我們相信為分紅保單演示利率設立上限,可以防止市場出現過度進取的投資回報演示和銷售手法,以推動市場的良性競爭。

另外讀者亦應留意,「演示利率上限」只適用於保險公司在銷售分紅保單時向客戶提供的利益演示的內部收益率,保險公司仍可向投保人派發高於上限的紅利,因此措施並不會影響保單的實際回報。本地保險公司多年來開發及經營不同類型的分紅產品,只要維持一貫的產品創新能力、提升資產配置的水平及妥善管理客戶的合理期望,措施不會削弱產品的實際回報及市場競爭能力。

社交平台上有文章指措施「將保單回報率封頂」,事實上並無此事。「演示利率上限」措施只適用於今年7月1日後保險公司銷售新保單時向客戶提供的利益說明文件,並不會影響日後保單的實際回報。當然,分紅保單的非保證回報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例如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和表現、賠償經驗和營運開支等,因此我們提醒投保人,在投保前必須注意分紅保單非保證回報的風險提示。

業界至今對措施反應正面,正積極準備以配合新要求,包括調整系統及為中介提供培訓等,而保監局亦正與業界就其他與分紅保單有關的監管措施進行磋商。

除對業界的監管外,公眾教育亦非常重要。我們鼓勵公眾瀏覽保監局就分紅保單分紅實現率設立的專題網頁,在投保前作出知情決定。

分紅保單是十分受歡迎的產品,而加強監管旨在提升對投保人的保障及確保市場健康發展。保監局會繼續與業界密切溝通,就措施的施行細節聽取意見。

 


保險業監管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
呂愈國
202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