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审视保险业的 Cold Call(推销电话)推销手法


2025年9月

(广东话语音版)

(普通话语音版)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已宣布,自2025年3月31日1起即时禁止强积金中介人就强积金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行未经邀约的电话促销。此举是积金局持续加强强积金中介人内部管控与合规的一系列措施之一。借此机会,我们呼吁保险业界广泛关注此项规定。

身兼强积金中介人的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人,想必已知悉这项禁令,并实施了相应的管控及程序。对于保险业其他从业者而言,积金局此举实为重要警示:必须对现行涉及非强积金保险产品的未经邀约电话促销,维持严格的管控与管治机制。此乃防范保险业出现与强积金领域同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为同时身为强积金中介人的获授权保险人及持牌保险中介人的前线监管机构,保监局全力支持积金局此项公告。由于香港每名僱员均须拥有强积金户口,并可选择将户口转移至不同的强积金供应商,保监局实接获不少投诉,指有人利用Cold Call诱使个别人士将户口转移至新的强积金供应商,即使该名人士根本不想这样做。这些电话有时甚至已经超越了「误会」(本身已属不当)与蓄意做出不诚实行为之间的界线:致电者随后会冒充客户联络现有的强积金供应商,以取得执行转移所需的充份资料(但客户实际上无意转移)。更有甚者,有Cold Call表示可协助个别人士(以透过作出虚假声明)申请提早提取强积金,并将款项投资于其他所谓的投资计划,这完全就是诈骗。尽管这类活动较为罕见(即使在禁令实施之前),但其对个别受害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谓灾难性。因此,绝对有必要确保在香港所有在职人士(他们均须依法开设强积金户口)不受此类针对强积金计划的Cold Call骗局所害。积金局叫停整个强积金行业的Cold Call促销,实属必要且合理的举措。


保险业界的电话促销

这自然引伸出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将同样的禁令扩大至整个保险业。

作为保险业的监管机构,保监局必须从保险业本身和投保大众的特有情况作为出发点来审视这议题。此做法亦与积金局的思路相同,因为积金局正正是从强积金计划的角度及香港工作人口(每个人均须开设强积金户口)的特征来评估这个问题。

在这方面,两个行业之间存在决定性差异。这些差异充分反映在保监局所收到有关电话促销投诉的类别上。

就保险业而言,在保监局迄今为止收到的投诉之中,与Cold Call直接相关的投诉仅佔极小比例。除了数量上的差异,深入分析亦显示投诉的性质并不相同。如前所述,部分强积金Cold Call的投诉中,被投诉的来电者涉及不诚实行为甚至欺诈(例如冒充客户身份,或试图说服客户作出虚假声明以提取其强积金)。相较之下,保险类电话促销的投诉则主要集中在推销员造成滋扰或其执意推销保险产品的行为本身。

尽管Cold Call促销造成的滋扰与困扰确实有损保险业形象,但此类问题是否足以构成现阶段全面禁止的理据仍须审慎评估,尤其是在考量以下因素:

所有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皆须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第486章)的规定,该条例对把个人资料用于直接促销设下了限制。特别就储蓄及投资相关的长期保险产品而言,其销售过程具进一步的保障措施,即具必须的财务需要分析过程,使客户几乎不可能只透过一通电话便可完成购买这类产品。此外,一旦完成购买,买方亦享有冷静期,有时间进一步考虑其决定,在无损失的情况下退保。

保险业亦采取了自我监管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少Cold Call促销可能引起的滋扰与困扰。香港保险业联会(「保联」)已发布Code of Practice on Person-to-Person Marketing Calls的相关实务守则(《实务守则》),并于2024年作出最新修订2。实务守则就Cold Call促销订立明确指引,涵盖但不限于来电时段和日子、频率、来电者身份披露以及取消接收促销电话要求等规范。

事实上,亦有部分保单持有人因为选择不跳过Cold Call或并未在听到保险人名称后立即终止通话的情况下,最终透过电话促销模式购得符合其需求的保险产品。这主要是因为,与强积金计划不同,购买保险并非属强制性的,绝大多数属自愿行为。而且必须予以认可的是有部分客户正正是透过Cold Call促销,才成功购买他们实际上需要的重要保险(而在此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保险存在)。我们不应低估这方面对相关保单持有人的价值。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是时代的变迁。如今,将智能手机称为「电话」已愈来愈名不副实。使用手机接听或拨打电话的频率正持续下降,人们更倾向选择以讯息进行不用面对面交流的沟通。

考虑到以上所有因素,在实施妥善且严格管控及管治的前提下,允许保险业Cold Call促销持续运作难道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吗?尽管这种推销模式有时可能令人烦厌,但仍然具实际效用——特别是对那些透过电话促销购得所需保险的受益者而言。事实上,随着手机使用模式的转变,与其由保险监管机构强行出手禁止,让电话促销自然演化(或自行淡出运作),岂不是更好? 

以上或许就是我们当下的立场。然而,保监局将持续审视情况。若发现保险业的Cold Call出现与强积金Cold Call相同的问题,我们必将果断出手,终结此等乱象。

我们期望本文能提醒仍然采用电话促销的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必须以诚信原则开展电话促销活动,恪守个人资料保护与保险监管规定,并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确保公平待客。

相信各保险人都知道,保监局在进行操守查察时,会检视保险人的企业文化。保险人(以及其保险中介人)进行电话促销时的运作模式,可成为评估企业文化的重要指标。未有妥善管理电话促销将大大损害保险人的声誉。故保监局期望各保险人能为所有电话促销活动建立完善的管控、监督机制及培训体系。保险人同时须以公平且高效的方式处理与电话促销相关的投诉。所有与电话促销相关的风险,必须纳入保险人的管治及管控系统中进行评估并缓解其影响,而该系统亦须获定期检视。 

积金局叫停Cold Call之举对其行业来说无疑是正确决策。尽管存在关注,保监局认为现阶段仍可为保险业保留适度弹性空间。然而,此弹性空间取决于进行电话促销的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能否严守自律。他们必须谨记本文所传达的警示 —— 以保障投保大众及保险业的权益为大前提。因此,保监局当前的审慎态度不应被解读为轻视问题,而是我们认为相较于完全禁止该行为,相信保险市场实践自律管理及承担责任更为合适。我们衷心期盼这份信任不会被辜负,否则保监局将不得不考虑采取更严厉的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