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保费融资涉风险 投保前后要审慎


2024年2月18日


农历新年伊始,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祝各位身心康泰。

回首过往两年,利率急升,低息环境终结,投资市场剧烈波动,保单持有人和业界亦受影响。保监局一直密切留意市场情况,尤其关注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的保费融资业务的走势及风险。

保费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过往低息环境下,投保人希望透过保费融资赚取保险产品与贷款当中的息差,借助槓杆效应倍大保单回报,然而此举会同时倍大风险及可能损失。现时利率高企,保费融资的偿债成本随之上升,加之市面上以融资方式购买的多为分红保险产品,该类保单收益受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影响,并非保证且回本期较长,令保费融资的风险骤增。

为规管相关风险,保监局已于2022年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同步向业界发出指引,阐述保费融资的监管规定。就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人,新规定重点透过要求业界加强风险披露及完善负担能力测试以保障投保人利益,相关要求已于2023年正式实施。保监局亦于2022年推出保费融资专题网页,透过实际数字案例、醒目贴士等向公众解说保费融资涉及的风险。保监局亦透过刊物《监管通讯》(第5期 / 2022年8月),于保单持有人专栏向公众解说保费融资的复杂性和其中涉及的风险。

据最新数据,2023年保费融资活动已明显放缓。新造保费中,保费融资业务佔比已由2022年的43%下跌至2023年的21%,2023年第四季度更跌至多年来单季最低水平的9%,反映投保人在高息环境下对保费融资取态审慎。

就保费融资保单,保监局于2022年和2023年分别收到28宗和50宗相关投诉1,主要内容涉及中介人在销售过程中未有提及有关风险,以及保单条款、借贷利率等资料不实或误导。

市场走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投保人可能认为目前利率经已见顶并将逐步回调,正考虑使用保费融资;亦有投保人可能担心高息仍将持续或保单回报不及预期,打算终止现有保单。保监局借此机会,希望再次提醒投保人,使用保费融资,投保前后均应充分考虑,做出明智决策。

投保前:了解风险、如实申报

新规定要求,如使用保费融资,保险中介人须向投保人充分解释保费融资可能涉及的风险,并请投保人签署详列保费融资风险的《重要资料声明书 — 保费融资》。投保人应在确保全面理解文件内容的情况下再进行签署。我们亦鼓励投保人透过保监局保费融资专题网页了解相关风险。

此外,新规定亦要求保险中介人应对客户做出全面的负担能力评估,适当考虑贷款影响。在未获得保费融资贷款资料的情况下,保险中介人无法评估贷款影响,故不可提供任何保费融资的建议或招揽。如负担能力评估结果显示客户存在过度槓杆借贷风险,保险公司须施加额外措施,例如要求客户提供资产及收入证明以供核实。

负担能力评估依赖于投保人进行「财务需要分析」(Financial Needs Analysis) 时提供的资料,其真确性非常重要。在近期保监局查察的个案中,有保险公司因识别到投保人属过度槓杆借贷风险客户,便要求投保人「确认」有否额外流动资产或会否调整保费负担能力,投保人则多次修改「财务需要分析」,不断增加所申报的流动资产。多次修改不但令资料真确性成疑,更可能令投保人购买不合适的保单。除检视保险公司的作业模式外,我们亦提醒投保人有责任提供真确的财务资料,不应夸大收入和流动资产等,以避免出现负担能力错配或推荐产品错配。

投保后:及时检视、退保三思

如涉及保单回报和贷款利息均为浮动,在保单发出后,投保人应定期检视相关资料,利用适当方式对波动做好额外风险准备,避免被迫提前退保。

寿险保单多涉及长年期,提早退保将带来损失。投保人要特别留意,使用保费融资购买长期保单,因槓杆作用,提早退保损失可能进一步倍大。在近期保监局查察的个案中,有投保人因为担心利息上升,在保单生效仅几个月后便退保,结果保单退保价值用予偿还贷款后仅余400港元,30万港元本金全部损失,考虑其他贷款费用,亏损率超过100%。除金钱损失外,提早退保亦会令投保人失去保单的保险保障,日后再投保亦可能因健康状况转变等因素而无法获得相同的保障。

2023年末,保监局已与金管局再次联手开展保费融资查察,以检视保费融资新规定的执行情况及市场变化,两局将在完成查察后会与业界分享观察所得,并持续要求业界审慎使用保费融资,加强投保人保障。我们亦会加强公众教育,提醒投保人在进行保费融资时应注意的事项。

祝各位在龙年做个精明投保人!


保险业监管局长期业务部主管(署理)
吕愈国
2024年2月18日

备注:

1 其中多宗案例与金管局所披露的投诉统计数字重叠,由两局联合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