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保監有道》:揭示保監局執法工作 為投保人提供實用貼士


2025年9月27日

提升市民對保險產品和保險業界的認識、鼓勵持牌中介人秉持適當的操守水平,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履行規管和監管業界以保障潛在和現有投保人這項主要法定職能的組成部分。

我們深明「說故事」的力量能有效教育公眾,因此與香港電台共同製作了一連四集、取材自真實執法個案的電視劇《保監有道》。劇集以貼地易明的方式,就可能引發潛在操守問題的常見投保情景,為公眾和持牌中介人提供實用的啟示和經驗教訓。

每集會聚焦於一個特定的操守問題,從中展示我們應對這些問題的執法行動、教育投保人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其害,以及提醒持牌中介人如何秉持保險業的操守和專業水平。以下是一些劇集的重點:

  • 保單是重要合約,投保人應先確保充分了解保單條款及評估產品的合適性才購買保單。另一方面,持牌中介人應在推薦保險產品之前,了解客戶的狀況和保障需要,並清晰講解保單條款和細則,協助客戶作出知情決定。
  • 轉換長期保單(例如人壽保單)切勿倉卒行事。長期保單的設計旨在讓保單在多年內持續有效,提早退保可能牽涉費用。投保人應仔細考慮原有保單和新保單的條款及保障範圍,才決定轉保是否真正符合其利益和保障需要。保監局有就轉保發佈指引,要求持牌中介人評估購買新的長期保單是否符合客戶最佳利益,並向客戶提供適當建議。
  • 根據《保險業條例》(第41章),無牌進行受規管活動是違法行為。這些活動可能危害投保人利益,因為無牌人士沒有必要的保險資格,也不受操守要求約束,未必會以投保人的最佳利益行事。公眾應透過保監局網站的「持牌保險中介人登記冊」,確認向其銷售保險的為持牌人士。
  • 投保人應使用保險公司的官方渠道,直接向公司繳付保費,並留意公司發出的信件或短訊,以了解保單的最新情況,切勿向中介人支付現金或轉帳至他們的個人銀行帳戶,以防資金被挪用,導致保單因欠交保費而失效。挪用保費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嚴重不當行為,絕對不會被容忍。

保監局致力加強公眾的認知,協助他們成為更精明的投保人,同時防止持牌中介人偏離正軌,未有以投保人的最佳利益行事。我們堅信持續的公眾教育不但可以幫助市民了解保險相關資訊,也能加強他們對保險業這個在社會中肩負重要角色的行業的信心和信任。

歡迎觀看《保監有道》預告片,並於今晚7時在港台電視31一同收看《保監有道》首播!

保險業監管局法規執行部主管
徐文儀
2025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