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有道》:揭示保监局执法工作 为投保人提供实用贴士
2025年9月27日

提升市民对保险产品和保险业界的认识、鼓励持牌中介人秉持适当的操守水平,是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履行规管和监管业界以保障潜在和现有投保人这项主要法定职能的组成部分。
我们深明「说故事」的力量能有效教育公众,因此与香港电台共同制作了一连四集、取材自真实执法个案的电视剧《保监有道》。剧集以贴地易明的方式,就可能引发潜在操守问题的常见投保情景,为公众和持牌中介人提供实用的启示和经验教训。
每集会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操守问题,从中展示我们应对这些问题的执法行动、教育投保人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其害,以及提醒持牌中介人如何秉持保险业的操守和专业水平。以下是一些剧集的重点:
-
保单是重要合约,投保人应先确保充分了解保单条款及评估产品的合适性才购买保单。另一方面,持牌中介人应在推荐保险产品之前,了解客户的状况和保障需要,并清晰讲解保单条款和细则,协助客户作出知情决定。
-
转换长期保单(例如人寿保单)切勿仓卒行事。长期保单的设计旨在让保单在多年内持续有效,提早退保可能牵涉费用。投保人应仔细考虑原有保单和新保单的条款及保障范围,才决定转保是否真正符合其利益和保障需要。保监局有就转保发布指引,要求持牌中介人评估购买新的长期保单是否符合客户最佳利益,并向客户提供适当建议。
-
根据《保险业条例》(第41章),无牌进行受规管活动是违法行为。这些活动可能危害投保人利益,因为无牌人士没有必要的保险资格,也不受操守要求约束,未必会以投保人的最佳利益行事。公众应透过保监局网站的「持牌保险中介人登记册」,确认向其销售保险的为持牌人士。
-
投保人应使用保险公司的官方渠道,直接向公司缴付保费,并留意公司发出的信件或短讯,以了解保单的最新情况,切勿向中介人支付现金或转帐至他们的个人银行帐户,以防资金被挪用,导致保单因欠交保费而失效。挪用保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严重不当行为,绝对不会被容忍。
保监局致力加强公众的认知,协助他们成为更精明的投保人,同时防止持牌中介人偏离正轨,未有以投保人的最佳利益行事。我们坚信持续的公众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市民了解保险相关资讯,也能加强他们对保险业这个在社会中肩负重要角色的行业的信心和信任。
欢迎观看《保监有道》预告片,并于今晚7时在港台电视31一同收看《保监有道》首播!
保险业监管局法规执行部主管
徐文仪
2025年9月27日
var showlastupdate="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