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从极端天气体现保险的社会价值


2023年9月17日


过去两星期,香港各界忙于为台风和暴雨的影响善后,保险业亦不例外。保险公司和中介人马不停蹄,处理理赔查询和申请。有些保险公司更主动接触客户了解情况,积极跟进,向他们提供了专业可靠的支援,而事件亦彰显了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重要社会价值。

广泛和严重的水浸令不少汽车和财物损毁,亦为很多商户带来损失。有估计今次的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保险索偿,可能会较2018年台风「山竹」的30亿元为高;具体的数字相信需要数月后才能确定。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会继续密切留意情况,并向业界收集数据分析。

遇到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而招致损失,我们理解受影响市民和商户急需纾困。保监局于是就是次情况特别向业界发出通函,提醒保险公司公平对待客户,迅速和透明地按保单条款处理理赔申请,并以同理心了解投保人的情况和需要,提供适切的协助,让他们度过难关,体现保险的社会价值。

我们认为,保险公司在处理理赔申请时,应对投保人作出明确的指引,说明申索时须递交的资料,不时通知投保人处理索偿的进度,并就理赔结果作出充分解释,以释除投保人的疑虑。

天灾的发生固然不幸,亦难以避免,若从保险获得保障,确实对减少受影响人士的经济损失起了一定作用。这些事件正好体现了保险的社会价值,亦提醒我们认清保障需要、积极管理风险和填补保障缺口的重要性。以汽车保险为例,目前全港仅37%车主有购入综合汽车保险保障,车主若只购买了俗称「三保」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便可能要自行承担发生事故时的维修或更换车辆的费用。另外,中小企商户若能未雨绸缪,购买涵盖财产损坏和业务中断等保障的商业保险,亦可减少在天灾或意外事故中须承担的损失。

气候变化已是全球大趋势,与之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预料将更为频密。除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无论个人和商户,面对急速变化的环境,更需要做好风险管理,经常评估在不同的处境和人生阶段所面对的风险,继而采取行动减低和应对有关风险。购买适当的保险是管理风险和减低损失的其中一个重要方法,保监局亦会继续在未来提供更多关于如何透过保险管理不同风险的资讯,使保险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最后,我特别感谢保险业界坚守岗位,为投保人提供他们急需的服务。我相信保险业专业、贴心和具效率的服务,不但有助建立和巩固香港保险业的声誉,更有利香港保险市场的稳健发展,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更佳、更全面的保障。



保险业监管局主席
姚建华
2023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