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今天(2023年11月30日)公布2023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286億,較去年同期下跌1%。
(括號內百分比為與去年同期數字比較之變化)
長期業務
2023年首三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3,748億(下跌1.7%),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3,292億(上升2.8%);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182億(下跌17%);以及退休計劃業務,其供款為$224億(下跌35%),主要受到2022年同期有關退休計劃業務的個別交易所影響。此外,給付保單持有人的申索和利益總金額為$2,397億 1 (上升7.4%)。
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465億(上升30.6%),由新造保單保費為$1,373億(上升37.4%)的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以及新造保單保費為$90億(下跌24.4%)的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組成。保險公司共發出約24,300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涉及保費$16億,佔個人業務總額1.1%。
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按季下跌32.9%至$150億,但首三季相關保費仍達$468億或佔個人業務總額32%。和以往一樣,此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終身壽險、危疾及醫療保險分別佔已發出保單份額的54%、35%和4%。
一般業務
在2023年首三季,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538億(上升4.7%)和$347億(上升3%),已償付申索毛額為$228億(上升5.6%),整體承保利潤由$34億顯著下降至$15億。
直接業務方面,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396億(上升5.4%)和$279億(上升5%)。意外及健康業務錄得毛保費$154億(上升13%),受惠於非醫療業務中的旅遊業務復甦以及醫療業務中的新造保單與費率上揚。汽車業務和財產損壞業務的毛保費分別錄得$40億(上升6.9%)及$49億(上升7.4%),但部份升幅被金錢損失(包括按揭擔保)業務毛保費因房地產市場放緩而減少12.3%至$28億所抵銷。
由於經濟活動全面復常,意外及健康業務和一般法律責任(包括僱員補償)業務申索增加,令直接業務的整體承保利潤下跌68.3%至$6.49億,已承付申索淨額比率由57.2%上升至62.2%。同時,財產損壞業務的承保表現因2023年9月發生的極端天氣而受壓。
至於分入再保險業務方面,毛保費和淨保費分別為$142億(上升2.9%)及$68億(下跌4.7%),由財產損壞業務所帶動,但被意外及健康業務和一般法律責任業務拖累。整體承保利潤收縮35.7%至$8.7億,因一般法律責任業務表現理想,但未能抵銷財產損壞業務和金錢損失業務的下跌所致。此外,已承付申索淨額比率從47.3%輕微上升至48.6%。
臨時統計數字的摘要載於 附件 ,其他詳情可於 保監局網站 下載。
完
備註:
1 包括退保利益$1,186億和其他申索及利益$1,21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