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20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


2020年11月30日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今天(2020年11月30日)公布2020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611億,較去年同期增長5.5%。

(下文括號內百分比為與去年同期數字比較之變化)


長期業務

2020年首三季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4,127億(上升5.1%):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3,493億(上升2.2%);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198億(下跌3.4%);以及退休計劃業務,其供款為$382億(上升48.5%)。

另一方面,期內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987億(下跌29.4%):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的非投資相連業務,其新造保單保費為$905億(下跌30.8%);以及投資相連業務,其新造保單保費為$78億(下跌8.2%)。保險公司於2020年首三季共發出約55,000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並帶來$39億新造保單保費,佔個人業務總額3.9%。

由於跨境人流持續受到限制,源自內地訪客的第三季新造保單保費收縮68.3%至$2.66億,首三季累積下跌81.9%至$65億,佔個人業務總額6.6%。此顧客群組投保的保單中約98%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而危疾、終身壽險及醫療保險分別佔這些保單的份額為48%、36%和5%。


一般業務

在2020年首三季,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為$485億(上升9.3%),淨保費為$328億(上升8.4%)。期內整體承保利潤由$8.56億上升至$14.35億,仍然是由直接業務帶動。

直接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356億(上升5%)和$251億(上升4.9%)。意外及健康業務下跌3.8%,其中非醫療業務因外遊活動未見起色而急挫40.2%,醫療業務的增長亦放緩至3.6%。不過,受到按揭保險計劃物業樓價上限提高衍生需求所帶動,金錢損失業務的毛保費繼續大幅上升83.4%。一般法律責任業務維持6.7%的穩定增長,去年同期增幅為14.2%。

直接業務的承保利潤為$12.62億(上升71.5%),主要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錄得較少申索所致。意外及健康業務的利潤達到$8.66億,僱員補償業務亦由虧損$7,100萬回復至$3.08億的盈利。

分入再保險業務受到財產損壞業務所帶動,毛保費和淨保費分別為$129億(上升23.2%)及$78億(上升21.8%)。承保利潤由$1.2億上升至$1.72億,受惠於一般法律責任業務和貨運業務不再錄得虧損。

臨時統計數字摘要載於 附件 ,詳細資料可於 保監局網站 下載。